北大青鸟教育 主页 > 北大青鸟资讯 > 社会热点新闻 > 正文

让历史艺术停下脚步——艺术品数字化

2021-12-30 10:12 点击咨询
如果你想看敦煌艺术去哪里?
有人说去敦煌啊~在大漠戈壁敦煌壁画就在那里!
 
其实你知道吗?超过90%的敦煌艺术品文物并不在敦煌,而是在英国、法国、美国人手中,是他们依靠坑蒙拐骗和强权掠夺把属于我国的艺术品文物上交给自己的国家,从而去换自己国家的金钱和名声。
 
在大英博物馆有1.37万件敦煌文物,那是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1907年和1914年两次分别以200两白银和500两白银低价哄骗购买的。
 
1908年,法国考古学家伯希也来到敦煌,用600两白银就拿走了1万件敦煌古书,并把它们收藏在了法国国立图书馆。
 
1924年最过分的人出现了,他是美国探险家华尔纳,他用极其野蛮的手法盗取了敦煌的壁画,他像剥皮一样,用浸满胶水的布贴到壁画上,等干结时再整块揭下来,而这种还是温柔的,在他用胶水之前,还直接用铲子铲毁了不少精美的壁画,而这一切为他换来了哈佛大学的150美金。最终这些被剥下来的壁画被哈佛大学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
 
如果告诉大家,当时的一两白银在现今社会大概折合350块,也就是说1300两白银共计不到50万人民币,英国、法国、和没花钱的美国就把两万多件敦煌文物搬回了自己的国家你会怎么想?
 
当然这些已定的事实我们只能惋惜和痛心,但是人都是要向前看的。
 
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终于注意到敦煌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研究院去保存修复研究敦煌的文物。敦煌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保护。
 
经过80年的修复,如今终于开始焕发新的光彩,可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它面临着缓慢氧化的问题,有专家统计,剩余的壁画将会在数十年内完全风化腐蚀殆尽。但是人工修复是一个漫长的工作,修复能否赶得上环境变化带来的腐蚀么?我们是不是需要其他的手段来保护这些文物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的高科技公司出马了,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中,文物保护的数字化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为了保护艺术品和人类瑰宝,减少外界环境给这些艺术品带来的损伤,文物艺术品数字化必须提上日程!
 
于是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这个资料库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多人同时留恋欣赏研究。通过“数字敦煌”,全球各地的网友都可以登陆对敦煌壁画进行360度的欣赏。首批开启的洞窟有30个,之后随着技术发展更多的洞窟会逐一进数字化处理后开发给大家。
 
“数字敦煌”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3个部分,采用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将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数字化,从而达到永久性地保存。
 
数字敦煌只是一个开始,之后陆陆续续的艺术文物数字化进入大众视野,从数字博物馆到数字化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从数字化的艺术展品出现到艺术展品被数字化。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中,艺术与数字化已经越来越不可分割。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VR等新技术方兴未艾,都在促进文化产业走向智能化。科技发展为文化产业市场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用户体验都带来了新的改革,艺术家的创作也不限于现有的材料,数字化的艺术产业也在逐步增加。通过互联网,VR、AR等技术的深度发展,在家身临其境的光顾博物馆已经不是梦想,欣赏艺术品的方式也变得多元化。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又帮助收藏艺术家们更好的买到真品和了解艺术品来源。
 
未来,科技的发展还会给艺术带来怎样的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试听课
徐州市中博教育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3530号
地址:徐州市解放南路181号北大青鸟徐州中博(六中对面)        矿大校区地址:徐州市解放南路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西校区)
电话:0516-85628888        邮编:221000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208号